为引导集团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更高目标,鼓足干劲、奋勇争先,不断凝聚全体干部职工共谋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合力。自今年9月份以来,集团党委组织开展了“聚力能投·20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集团各基层企业自下而上推荐、集团党委工作部(人力资源中心)派出调研组自上而下挖掘典型,共推荐了35名个人、42个团队作为“聚力能投·2020”年度人物候选人。集团全体职工参与,通过公开推选、初评、网络投票和综合评审终选等环节,按照疫情防控、脱贫攻坚、聚力发展三个类别评选出年度人物14名(其中个人6名,团队6个,特别奖项2个),现将终选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时间:2020年12月7日至12月12日,公示期间,如有对入选个人和团队有疑问或反映相关情况的,请及时与组委会办公室联系。
(联系电话:0871-64980184,64980202;邮箱:[email protected])
“聚力能投•2020”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组委会办公室
2020年12月7日
二、助力脱贫攻坚先进团队(团队2个)
三、聚力集团高质量发展先进个人和团队(个人4名,团队3个)
推荐单位: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董云超,生前系苏帕河公司阿鸠田电厂党支部书记、厂长。
2020年3月4日,董云超在抗疫保供一线持续奋战32天,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年仅38岁。3月20日,集团党委追授董云超“集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必须要回去”。董云超选择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期返回岗位。2020年初,工作十五年来第四次陪家人过春节的董云超,却于2月1日踏上返岗的路。当时,龙陵县已有一例输入型确诊患者,县境内已经进入严防死守状态,董云超一行根本出不了高速,可电厂却面临着抗疫保电及例行的检修,抗疫的严峻形势与大修在即的实际,催促着身为厂长的董云超。他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回去!而龙陵县的属地化疫情管控,却不让他赶回电厂。经过辗转各个可能性的出口,采取“迂回战术”,一边在卡点“磨嘴皮”,一边通过层层的“组织关系”多方疏通,最终才得以返岗,先后在卡点周折了八个多小时。
“我得留下来”。按排班计划,2月16日,轮到他倒班休假,可疫情依然,且2月19日要开始1#机组C级检修,他果断取消休假:“先不休息了,等检修工作干得差不多再说吧!” 随即带着大家做检修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检修开始后,他事无巨细的指导,生怕因为某一个小小的细节失误而引发安全事故。“3月2日,云超还打电话来问我一个阀门的事,了解我们电厂有没有存货,和阿鸠田电厂的是不是同一个型号,如果合适暂时先借用一下,说电厂的检修到了关键时候。”阿鸠田电厂的上游茄子山电厂厂长赵存礼哽咽着说:“他一直在为检修的事操着心啊!我怕他着急,当时就把阀门拍照发给他,请他确认。”就在董云超牺牲的头一天,他还在恢复主变冷却器操作前指导操作方法,一丝不苟地与大家一起战斗在检修现场。
“明天开机顺利的话,我就回来”。一直坚守到3月3日,检修任务顺利结束,第二天就要开机。这一晚,董云超松了一口气,在视频里与妻子、儿子说,过了明天,我就可以回去看你们了。可是第二天,董云超却无法兑现回去看老婆孩子的承诺。“头天晚上他还跟我和儿子视频,教儿子写作业。他跟我说他想儿子,想家,说他太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董云超的妻子泣不成声。
董云超是在集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先锋模范,是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的优秀共产党员。入党10年来,他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没有豪言壮语、轰烈壮举,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他用拼搏奉献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推荐单位: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伍锋,生前系云南能投威信能源有限公司安健环部副部长(主持工作)。2020年5月7日,伍锋在工作岗位上连续奋战105天,因突发疾病不幸离世,年仅40岁。
105天,两次坚守,是对电厂最深的执念。突如其来的疫情,席卷了中华大地,全国疫情防控紧张而又严峻。家住湖北松滋的伍锋,为保障威信电厂安全开机和安全防疫,这一次,他选择了坚守,带病挑起工作与防疫双重重担。面对每日几十份疫情防控报表,与政府部门、各企业无数次的沟通协调,公司防控物资储备及措施落实等工作,他以“零失误”的成绩交出了答卷。这一忙就到了四月,伍锋牵头完成了今年最大的技改项目——2x600MW机组降噪工程。本计划待工程完工,做好交接便回湖北看望父母孩子,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恰逢国内电力紧缺,威信电厂须双机运行以保供电,他又将回家计划搁置,紧张地投入到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当中,又一次,在威信电厂需要他的时候,他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坚守。同事们回忆到,伍锋有一对双胞胎子女,这些年来,只能由她的爱人带女儿在身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儿子放在老家由父母照料,长期的相思只能每天在视频上聊以慰藉。在疫情期间,每每想到父母、儿子正处于漩涡中心,他的心中充满了牵挂。
倾心工作,是对电厂的真情付出。伍锋,作为一名“80后”,给大家的印象总是“铁汉子”,不论在什么工作岗位上,他都能发挥光和热。在担任脱硫除灰专工期间,他带领脱硫除灰运维人员,编规程、写操作票、画系统图,一步步手把手抓培训,同步完成了两台机组的脱硫除灰系统试运转工作,为威信电厂培养了第一批脱硫除灰运行技术人员。在担任环保专工期间,他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感染带动着大家。他带领团队高效完成了脱硫增容改造项目,脱硫系统持续保持着良好的运行状态,并理顺和规范了全厂环保运行工作,确保威信电厂排放达标,没有发生一起环保处罚事件。这位同事们眼中的“铁汉子”,倾心为工作,却忽略了自己,面对高血压,他一直靠降压药维持血压正常,没有时间去医院系统治疗。
就在去世前不久,他刚刚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去年12月25日,伍锋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支部书记张方晶说。“作为一个渴望为社会发展作贡献的普通电力职工,我多么希望党组织能够批准我的入党申请,我愿将自己的一生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这是伍锋入党申请书上的话,他用生命诠释了他的无悔誓言。
推荐单位:云南能投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春节期间,能投化工抗疫团队作为疫情期间云南省唯一一家次氯酸钠生产厂家,与全国抗疫的第一时间同步,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疫情防控主体责任,重点生产次氯酸钠消毒液(84消毒液原液),按照省工信厅统一调度次氯酸钠消杀物资的指示,全力保障了全省抗疫的供应以及云南省对口驰援湖北省咸宁市疫区的需求。
战疫之始,昆能化工、天冶化工紧急召回千余名员工进入“战斗”状态,为最大程度满足疫情防控消毒物资需求,快速提高次氯酸钠产量,化工抗疫团队及时调整生产组织形式,调整制定了生产效率更高的技术方案,直接利用烧碱离子膜电解生产的原氯替代氯气液化后尾氯,不惜牺牲PVC产量和利润,不计成本全力生产次氯酸钠,保证装置24小时连续运行,次氯酸钠日产量由40吨提高至140吨,有效保障了疫情防控期间次氯酸钠的全额供应。
疫情爆发时期,由于各州市严格进行交通管制,一时间运输不畅成了难题。面对“原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需求量增大”的严峻挑战,产销部门密切跟进,原料采购困难得到极大缓解,消杀产品运输问题得到较快解决,保障了防疫紧急物资的顺畅调运。日均运输能力由70吨提高至200吨,优先满足疫情防控的任何需求。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进,市场在售消毒产品基本断货,能投化工迅速组织力量将次氯酸钠消毒液无偿捐赠运至全省各州市,累计向省州市县各行各业捐赠次氯酸钠消毒液800余吨,还分别于2月21日、2月26日两次驰援咸宁次氯酸钠消毒液118吨,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受到国内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新婚的夫妇放弃休假、延迟婚礼逆行返岗,久未归家的青年员工选择坚守,主动请缨奋战在生产抗疫消杀物资第一线,青年突击队员们争分夺秒、连续作战,承受着身心疲惫的极限压力……立足岗位皆前线,他们用责任和担当全力保障防疫物资需求,与能投集团一线抗疫员工们一道凝聚起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为抗击疫情筑起了坚实屏障!
推荐单位:集团工会办公室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精准扶贫画卷创作接近尾声,动人故事点燃苦寒贫穷的土地,更温暖人民的心灵。让我们拉开咱利村的大幕,一幅从深度贫困奔向共同富裕的乡村巨变图景,徐徐展现。
坐落于怒江之岸的直过民族村落咱利村在短短几年间贫困发生率由68.85%到0,150户588人摆脱贫困、全村圆梦小康。千脚楼变洋房小楼、泥泞山路变水泥路、脏乱差到整洁美、穷得很到腰包鼓……这些巨变的背后离不开集团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辛勤付出。
2015年8月集团定点帮扶咱利村以来,来自集团总部和各二级公司组成的23名驻村队员舍小家顾大家,吃住在村、工作到户、精准到人,把贫困群众当亲人,为脱贫贡献智慧和力量。驻村伊始,驻村工作队立足现状、深挖穷根、精准谋划,因村因户施策,修道路、改危房、兴产业、谋发展。驻村工作队多方协调、千方百计加强咱利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援建村卫生室、路灯、村级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进行村容村貌提升等;指导村两委成立怒江州第一家村集体企业,探索“5+1”精准扶贫模式,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场、蜂蜜加工厂、种养殖合作社等村集体经济项目,为整村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放草果苗、仔猪(鸡),开展种养殖培训、人居环境提升培训,全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不足2000元增加到6600元以上,脱贫成效稳固提升。
工作队员们深入怒江峡谷,过“四关”灭贫困。突破了从普通话向傈僳语转变的“语言关”,突围了蚊虫叮咬的“跳蚤关”,适应了独具民族特色的“饮食关”,忍受了远离家人朋友的“感情关”,折返于峡谷与城市,颠簸于怒江之岸与碧罗雪山巅,穿梭于白天与夜晚,为的是贫困群众褪去贫困,生活绽放幸福。正是驻村工作队员一任接一任的艰苦付出,让咱利村褪去旧容换新颜,一越千年迈进新时代,于2019年底实现整村高质量脱贫出列,先后获得全州“党建+产业发展”示范点,全省、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荣誉称号,扶贫工作队先后获得州、县级“优秀驻村工作队”称号。
五年来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坚持“滚石上山”精神倾情怒江,心系咱利。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23名驻村工作队员兢兢业业、奉献初心,以坚定的脚步践行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庄严承诺。他们让国家“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施政看得见、摸得着,让咱利村实现千年的跨越迈入小康,更让能投人担当务实的交响旋律响彻怒江峡谷。
推荐单位:怒江州扶贫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怒江大峡谷农副产品加工交易中心是能投怒江公司在怒江州第一个落地的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四个春秋,寒来暑往,他们以真情、真心讲述着助力脱贫攻坚的动人故事。
2017年12月,由10余名工作人员组成的加工中心项目正式建成投入生产,面对成立初期交通不便利、泥石流频发等困难,他们勇于面对,攻坚克难,每天不惜余力拜访种植户、村委会,详细记录种植户信息,摸清草果种植分布及运作模式,逐步形成“产业+农户”运营模式,推动草果产业成为怒江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的脱贫支柱产业,得到政府、当地群众和集团的高度认可,荣获怒江州“2020年怒江州脱贫攻坚扶贫明星企业”荣誉。
打造“天境怒江”品牌,努力实现带贫增收的目标。加工中心自投运以来,坚持对怒江草果种植户采取“应收尽收、保底收购”的措施,彻底消除老百姓对鲜草果收购、销售的后顾之忧。截至十月底,已累计收购鲜草果5315吨,带动农户收入6041.48万元,惠及怒江州福贡县、贡山县和泸水市14个乡镇的5000多户农户、25000多名农民群众,直接带动户均增收1.2万元;累计招聘当地用工277人/次,年人均收入达3.36万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把扶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让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也为集团打造云南能投“天境怒江”品牌形象奠定基础。
关心群众疾苦,坚持真情服务社会的原则。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草果行情低迷、价格下跌严重,当地多数草果加工厂停止运营,加工中心得知群众疾苦后,及时在10月20日发起鲜草果收购和加工生产的通知,为果农送去了一场及时雨。“去年我家草果第一年挂果,收入了三万元。今年预计收入七八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以前我们一个村小组就是两三辆车,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七八辆面包车,还有十多辆农用车。”村民十月普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草果,真真切切成为怒江各族群众手中的“致富金果果”,而从“绿水青山”通往“金山银山”背后,是加工中心团队舍小家顾大家,携手并肩,攻坚克难的真心付出。产业扶贫是拔穷根的治本之策,以草果加工厂为代表的项目铺就了集团产业扶贫之路,也架起了通往乡村振兴、助力人民实现更美好生活的连心桥。
推荐单位: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资金中心)
陈奕霖,集团财务管理中心(资金中心)副总经理。
1989年出生的他,是集团融资工作的排头兵,是一位让省内金融机构同行们津津乐道的“财务圈大个子”。
他,积极探寻融资战略转型的“破解之道”。 “眼光毒辣”、“少年老成”,都是他的标签。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金融市场,嗅觉敏锐的陈奕霖时刻关注着市场动向,凭借着自己先人一步的眼光和对政策出色的解读能力,携手集团融资团队累计完成融资数千亿元,并保持着每年两笔以上的创新业务开拓。2015年他在集团内率先推行《年度融资指导意见》,这份融资白皮书不仅指明了融资方向、普及了政策导向,更精准规范了融资要求,为集团的融资开拓、融资下沉夯实了推行基础;2016年随着量化宽松信号的释放,他带领团队抢抓市场机遇完成百亿债券发行,为集团节约财务成本超亿元;2017年他主动与国内多家保险机构建立联系,成功实现保险资金信用融资的突破,并为集团争取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颁发的年度“优秀发行人”称号。
他,展现出资本运作娴熟的“深厚功底”。2018年初,云南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在短时间内接连爆发,陈奕霖临危受命,本该踏上新婚的蜜月旅途,却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全省防风化债的工作中,拿方案、促沟通、抢机遇,与时间赛跑、24小时连轴运行,已成为他这一时期的工作常态,这一干,就是3年。对外,面对相关企业及金融机构的误解和偏见,他需要换位思考、解释并寻找各方诉求的平衡点;对内,他是集团利益的坚定捍卫者,必须力保资金安全和对每一笔资金的全面掌控,在这看似不能平衡的利己或利他的天平之间,陈奕霖不断切换角色寻求突破。无数次资产深挖和无数个夜晚的债务分析,让防风化债工作得到了有效应对,也展示了他面对困难和处理复杂问题时的从容自如。
6年来,他以执着的创新精神书写着能投融资的大事记。陈奕霖深知,在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作为投资公司生命线的融资工作,唯有不断的进取,保持高速的创新迭代,才能让更多的投资人、更多的金融机构与蓬勃发展的能投集团互信共赢。
推荐单位:云南能投信息产业开发有限公司
杨亚东,云南能投数字经济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项目管理服务部副经理。
从零开始,创集团效率。40天,是省委省政府给集团和省能源局共建“数字云南”展厅的最长期限。2019年11月初,正值“数字云南”工作团队用人之际,杨亚东主动请缨,承担起了需求调研、建设方案编制、展区规划设计工作。第1次,是工作团队面临的最大难题。作为云南省首次尝试汇聚展示全省数字化成果,涉及全省各行业领域上百种不同系统的汇聚融合,没有任何参考材料、没有数据来源,还涉及大量企业之间统筹协调。一切从零开始,40天的时间线里,杨亚东将工作作为了唯一的剧情。白天奔赴省内各家能源企业调研,晚上组织讨论并优化建设方案,一遍遍推翻重来,一次次提炼论证,在那一段时间里,一份外卖就能支撑整个团队度过一天,一盏灯就能点亮凌晨4点的集团大楼。终于,集团数字能源展区建设方案在十三个展区建设方案中第一个通过省领导审核,获得一致认可。
内练本领,树集团形象。12月,“数字云南”展示中心进入现场施工建设阶段,多单位多工种多项目交叉作业,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困难。杨亚东住在车里、吃在工地,依靠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与项目经验,把关每一个实施细节、每一项推进进度,团队成员评价说,“他的原则就是问题不能隔夜”。项目建设过程中,突然接到上级部门检查通知,工作团队为保证展示质量,需将整个中心几十个系统的数字化统一展示控制,杨亚东顶着持续的低烧,带着团队成员奋战36小时,硬是“烧”出了“一部手机管展厅”的建设思路,成功解决的统一展示控制的难题。时至今日,“数字云南”展示中心已接待12000多名干部职工参观学习,受到省委、省政府多次表扬,树立了集团数字化转型升级标杆企业的良好形象。
困难不过夜、攻坚不止步,杨亚东和他的团队,每一天都在进步、在前行。在集团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的征程中,以杨亚东为代表的能投人,用踏实肯干的精神,不断书写着集团“数字云南”建设发展的新篇章,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张晓磊,原为集团缅甸仰光达克鞳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运营管理部副经理(现就职于集团投资管理中心)。
2016年9月,入职集团仅月余的张晓磊主动请缨派驻缅甸仰光达克鞳电厂项目建设一线。“作为一个年轻人,可以参与到缅甸大型能源项目的建设,这是值得一辈子回味的荣耀。”张晓磊的话语里透着一种坚定。
派驻缅甸期间,他全程参与仰光达克鞳燃气发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建设期间,他以工地为家,克服各类施工困难,带头抢抓工期,决胜各项关键节点目标,为达克鞳燃气电厂顺利投入商业运营奠定了基础。“哪里有困难,哪里最着急,哪里就有‘紧急联系人’ 张晓磊的身影。”这是中外同事对张晓磊的一致评价。常年驻守电厂一线,“紧急联系人”的名声不但叫响在电厂一线,还成了一张缅方电力部、政府部门、当地老百姓认识中国人、认识能投人的“名片”。“ 他是个耿直的人,北方人的豪爽都写在脸上,办事稳重且善于沟通。”“连续两年春节了,他都选择留守电厂,连婚礼都一推再推。”“新进的每一个员工他都关心照顾,似知己、兄长,总给人一股正气!”提到晓磊,同事们都赞不绝口。
为解决缅甸旱季电厂取水制水困难,他与同事们一道多方协调,开挖了2000m³排淤池土地,保障机组满负荷运行;当电厂桩基工程产生附近地面剧烈振动,缅甸村民联合要求电厂停工时,他沉着应对,带领技术人员挨家挨户解释说明,获得当地居民的理解……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一个个困难迎刃而解,化成缅甸仰光的万家灯火。困难当前能“冲”,对于小瑕疵也够“狠”。在电厂施工期间,张晓磊发现一批桩基有轻微的强度问题,施工方说仅是毫厘之差,短期内不会直接产生影响。在牺牲工期的情况下,张晓磊斩钉截铁地给出四个字——“退场重制”。“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工程品质是天,中国品牌是天。”踏实的作风和出色的能力,是张晓磊在异国工作着的样子。
作为集团“十三五”期间国际化发展的参与者,张晓磊长期扎根境外项目一线,从不讲生活和家庭上的困难,总是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用坚定的信念、用激情和汗水在海外项目落地生根,向世界讲述着能投故事、中国故事。
推荐单位:云南省盐业有限公司
施文飞,云南省盐业临沧有限公司营销部客户经理。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双江县,你总会见到一个白衬衫、黝黑肌肤、憨厚笑容的“小飞飞”坚守在市场,上山下乡、走街串巷,他的脚步遍布双江县各个地方。
2019年是国家盐业体制改革的深水期,也是施文飞接手双江县“白象”牌系列食盐销售片区日常管理和终端维护的第一年,看着铺天盖地的外省盐低价入侵和十分混乱的市场,他很快捋清思路,一一摸底、逐一拜访,探索出适合双江县的白象盐营销方案,推进“理顺渠道、做实终端、稳定价格、调整结构”的营销方针,实现自2017年盐业体制改革以来首次年度销售突破600吨,2020年截至10月完成食盐销量850.6吨,预计年度将超额完成20%。
客户是白象盐销售的终端,更是赢得市场成败的关键。面对客户多年“坐商”的经营理念、疫情导致餐饮市场低迷等严峻形势,施文飞始终坚信诚挚是他通往客户的桥梁,无论是烈日当头亦或数九寒天,他一遍一遍的跑,一次一次的沟通,一家零售商在他走访第56次时终于达成合作。他曾说,“有一家客户,我走访了76次,还没有拿下订单,还得继续登门拜访,直到成功为止”,就是凭着这股坚定的干劲,奠定了他和客户信任的基础。
要做实终端,拓宽市场的占有率,依然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施文飞带领3个配送商对双江县2个镇和4个乡的销售终端进行打造,针对商超,他与终端客户签订“白象”牌食盐专卖陈列协议无偿赠货架、购销基础精制盐赠中高端白象盐等活动,大大提升客户利润,带动商超纷纷主动联系合作。针对消费者,他找准“健康”这一切入点,联合政府开展打击假冒伪劣食盐活动,获得县卫生防疫站随机抽取中小学生和孕妇碘测试存在碘缺乏症文件,进校、进村、进户宣讲白象盐,逐渐地大家一见他就亲切的叫他“小飞飞”,他成了客户的贴心人。“要着眼客户需求,深耕细作消费群体”、“要转变营销观念,做食盐健康引领者”、“要完善售后服务,和谐客情关系”,他总结的营销实战经验为云南盐业创新营销模式提供了诸多有益的工作思路,逐步推动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
盐改的洪流推动盐业市场重新洗牌,面对盐改后的新形势,施文飞,作为一名劳务派遣员工,始终坚持主动作为、逆流而上,千方百计抢市场,以永不放弃的工作态度、求真务实的工作品质,稳固一方市场,守护一方健康!
推荐单位:云南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为缓解生产经营压力,降低燃煤成本,推动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曲靖发电公司燃煤掺烧小组应运而生,担负起了公司燃煤接卸、验收、掺烧、设备保障等工作。小组自2015年成立以来,共进行了“烟煤+煤泥”、“烟煤+褐煤+煤泥”、“烟煤+焦炉煤气+低值煤”掺烧的探索和实践,累计掺烧煤泥(低值煤)365.99万吨,节约燃煤成本4.75亿元。
燃煤掺烧小组共20人,无论是天寒地冻还是炎热酷暑,他们在灰尘弥漫中往返于煤场。风里来,日复一日;雨里去,年复一年,这是一种平凡的坚守,正因为有这样的默默奉献,他们曾创造了单日接卸燃煤20583吨的记录。掺烧煤泥,存在原煤仓、落煤管棚堵煤、受热面磨损、粉尘较大等实际问题和困难。输煤专工高安平说:“公司的煤泥掺烧,降低了燃煤成本,面对新的问题,我们走一条棚煤防堵、粉尘治理的攻克之路。”锅炉专工周克说:“棚堵煤时,检修人员十几二十人迎难而上,有的蹲下,有的弯腰弓背,有的大锤抡圆,爬高上低协同作战。即使汗流浃背,手磨出了血泡也没有人叫苦叫累,当‘煤泥大军不再倔强’,这时再看他们满脸的汗水、衣服上的煤灰,脸上却流露着疲倦的笑容。但是在粘如‘橡皮泥’一样的煤泥面前,光靠人海、蛮力已不能彻底解决频繁棚堵煤问题。煤泥灰份高,受热面等设备磨损大,而磨损问题永远是锅炉安全运行的最大‘顽敌’,你忽悠‘它’,‘它’就报复你。”锅炉点检班长李林霖说:“守旧没有出路,创新地解决问题才是唯一途径。”
“节省一点是一点,省下来的,都是效益!”要说全厂最“抠门”的班组,燃煤掺烧小组给“打了个样”。“我在下面坚持一下,能多发一度电,累一点,灰一点,没什么大不了。”全能巡操罗宣友为了减少稳燃用油,长时间待在现场反复清理石子煤,石子煤量大,要50多分钟才能全部清理一遍,而石子煤的清理需要每小时进行一次。燃煤调度主值雷小操,在煤场因下雪导致视线差,斗轮机司机看不清取煤位置之时,为保障精准掺烧,站在现场指挥取煤,3个小时下来,双腿都僵硬了,整个人都在发抖,创造了燃煤调度193次无一差错的佳绩。燃煤调度、掺烧环节中的一个个小缩影就是燃煤掺烧小组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最好的注释。
今年8月,#2锅炉焦炉煤气点火成功,使曲靖电厂成为云南省首座掺烧焦炉煤气的公用燃煤电厂,进一步缓解了稳燃煤采购压力,提升了机组安全性与经济性。燃煤掺烧小组用过紧日子的心态“抠”出了更多效益,通过积极探寻降本增效的途径给成本做“减法”,却把推动火电高质量发展做成“加法”。
推荐单位: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五期间,物流公司抓住“新技术赋能改革”的发展窗口期,用好“打造万亿级现代物流产业”的战略机遇,最大化利用集团配置资源跑出“发展加速度”,不断践行先进管理理念,探索创新商业模式,打造成为《云南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培育的龙头物流企业。
行稳致远,“深化布局”促发展。现代物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有来自行业内部,也有来自新兴业态、新技术的诸多挑战。物流公司始终以精准的市场敏锐度及风险防范应对能力,不断整合资源,延伸产业链,聚焦主业、主责,实现营业规模及盈利能力的持续增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效果明显。2019年末总资产较组建期增长26倍、净资产增长20倍、营收增长37倍,连续3年进入中国物流企业50强(2019年排名第25位),获云南省属首批“5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省属首家“3A”评级网络货运平台企业、入选我省推进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金种子”企业。
“十三五”作为高质量发展过渡时期的承接点,物流公司前瞻性地进行了系统性战略布局,沿泛亚铁路东、中、西三线,分别从口岸、二线节点、昆明核心枢纽,构建跨境物流大通道;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的“北大门”主干线昭通,以及作为其二线驳接承载关键节点的曲靖;辐射滇西的大理及皎漂战略通道的承接,核心物流网络“全体系”逐步成型,形成了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全省改革开放大局的支点。
立足发展,“以为求位”共担当。物流公司通过“能上能下”的人才匹配机制,激发出物流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行事作风。有这样一群物流人,用平凡的身躯担起不平凡的责任:物流仓储人“白+黑”日夜轮守,用爱岗敬业筑起一道保障国家重要能源物资平安的守护墙;一千三百多米的国门通道,国门“卫士”廖大姐用一帚一铲,擦亮能投“走出去”的名片;疫情初期,物流跟车人毅然用最美逆行,为湖北咸宁带去彩云之南的温暖,第一时间将医用物资送至疫区人民手中;30公里的徒步拉练,每年一度的军训造就了物流人钢铁般的军人意志……“以作为求地位”是物流公司内生的价值体现,也是公司得以生存、笃定前行的动力和精神源泉,千余物流人在这个大家庭里锐意进取,合力共谋、共发展。
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物流人的担当与务实不止落在实处,也是物流人心中坚定的信仰,我们始终坚信,“价值”总是寓于每一次的“作为”之中。
推荐单位:云南能投财务服务有限公司
为满足集团财务战略性管控需求,充分发挥集团财务管理在战略发展、管控提升、业务融合及信息整合等方面的支持和协同作用,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应运而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接连创造了省属集团共享行业的五个第一:第一个建设和运营财务共享中心;第一个实现独立实体运行;第一个实现海外企业回收上线;第一个建设财务智能分析系统;第一个实现非企业单位上线回收。
能投共享人坚持守正出新、追求卓越的初心。这支创新的团队始终走在集团财务管控转型升级的前沿,为构建适应集团发展的财务体系不断奋斗。开创了全业务全流程共享的新思路;根据2019年中国共享服务领域调研报告,已领先全国95%的共享中心建设了财务智能分析系统,领先全国90%的共享中心实现了复杂合并报表自动化合并的试点上线;完成了标准化建设的“五个统一”;构建了适应国企管控又独具特点的质量、绩效和服务管理体系。
能投共享人恪守臻于至善、精益求精的匠心。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9岁的专业团队(共125人),中级以上会计职称占比60%,注册类职业资格占比35%。成立至今,处理了超40万份单据、凭证,20万笔资金支付,上千份报表;他们狠抓执行,曾以18天完成建设期试点单位试运行上线,以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完成343家核算单位回收上线;他们苦练内功,构筑三级复核的立体质量管控体系和全方位量化的考核体系。
能投共享人秉承坚持不懈、竭诚服务的真心。他们专业且谦逊,数以万计的咨询,他们以诚恳沟通面对提单人的不解和埋怨,用真诚服务换取使用者的支持和肯定。他们曾因抱怨和责备悄悄流下委屈的眼泪,可每当误会被化解,抱怨转化为认可,加班时收到报销人暖心的问候和热乎乎的奶茶时,所有的委屈都化作一份心底的感动和肯定。共享是他们很多人职业生涯的开始,是他们用青春灌溉出的硕果。“您好,财务共享中心为您服务”,你听,那是他们所热爱和坚守的真心。
能投共享人秉持“共享为途,服务为本”的理念,不忘“共享”初心、不负集团期许,认真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做好集团财务信息化管理,为集团所属单位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也在不断为集团财务人才储备输送新鲜血液。共享共进,激发新活力;守正出新,创造新模式;服人服心,树立新标杆;行而不辍,迈向新征程。未来之路,能投共享人将砥志研思、再续新典范。